“撷英计划”再添新策 “师资博后”又开新篇
我校召开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和师资博士后工作推进会议
11月8日,我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和师资博士后工作推进会议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三层会议室召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祥出席会议。各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人事处有关工作人员等二十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李磊主持。
会上,人事处副处长樊婧对《陕西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和《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作了详细解读,着重说明了两个文件出台的背景、目的、实施程序及有关注意事项等。
人事处处长李磊就做好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和师资博士后工作作了补充说明,并向与会人员通报了我校2013年教学科研人员补充工作进展情况。他指出,目前的教学科研人员补充工作喜忧参半,有的单位补充了一些很优秀的人才,但全校补充计划完成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各单位工作进度不平衡。希望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好剩下的两个月时间,主动工作,积极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延揽优秀人才,加强与应聘人员的联系沟通,督促学校已同意补充人员尽快到校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人员补充工作任务。
张建祥副书记作总结讲话。他先简要介绍了学校近期以来正在制定和刚出台的几个人才队伍建设文件的有关情况。对于师资博士后工作,张建祥说,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一直提倡“引培”并举,近年来吸引了一些优秀人才来校工作,但在内部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将成为学校推进队伍内部培养的重要措施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将成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补充。师资博士后工作要坚持“提高门槛、规范管理、保障待遇、加速流转、重在质量”的方针,从严遴选,待遇从优,严格考核,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师资补充“蓄水池”的作用。他要求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文件内容,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吸引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校从事师资博士后工作。对于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张建祥指出,目前我校中青年教师在数量方面已经占据教师队伍的主要部分,但中青年教师队伍拔尖人才匮乏,自主培养人才少,学院间发展不均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与学校历史传统及发展定位、政策与平台支持滞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环境缺乏、人才选留起点低和基础弱以及青年人自身努力不够等因素休戚相关。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作为学校“三英人才计划”中“撷英计划”的重要组织部分,主要定位于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储备人才,希望各教学科研单位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抓住学校政策机遇,积极遴选,着力培养,鼓励冒尖,努力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的好苗子,争取在学校自主培养人才工作方面有大的突破。对于教学科研人员补充工作,张建祥谈到,根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办法精神,学校将尽快兑现人才队伍建设奖励,鼓励各单位队伍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主动出击,加强与学校职能部门的上下联动,细致做好各个招聘环节的工作,着力吸引优秀人员来校工作。
与会人员还就两个文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