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关于制定2006年人员补充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5-11-02     浏览数:

关于制定2006年人员补充计划的通知

师人发[2005]236号

校内各单位:

为了贯彻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择优引进、强力培养、优化结构、培育团队、成就名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新二十字方针,进一步适应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我校2006年人员补充工作,现就制定2006年各单位人员补充计划有关事宜通知如下,希望各单位在制定计划时坚决贯彻师资补充工作的原则,严格按要求操作。

一、补充原则

(一)重点补充教师。

⒈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导向积极增加教师数量。对照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指标要求,结合我校第十批学位点申报初步结果,解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仍然非常紧迫。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教师总量缺编(见附件2)和结构性缺编情况,统筹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充计划,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导向积极增加教师数量。

⒉加大引进旗帜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力度。补充计划要以构建高层次创新团队和打造优势学科为导向,要向新增学位点和拟申报学位点的学科倾斜,大力引进旗帜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且具有较好学术积累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

⒊加大补充研究生的力度,提高补充研究生的质量。除舞蹈等个别学科可补充少量专业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外,其它学科接收选留应届毕业生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位,且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单位和独立建制的研究中心新补充的教师必须是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其它博士点学科和拟申报博士点的学科新补充教师原则上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另外,各单位2006年新补充人员中外校毕业研究生应占到60%以上。

(二)根据工作需要,对有空岗的单位可适度补充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缺编的单位,可由人事处先在校内富余人员或军队转业干部中进行调剂补充;校内无法调剂补充的,经学校同意,方可列入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补充计划。

补充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原则上应从同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择优聘用,逐步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比例,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后备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二、具体要求

⒈高度重视。各单位主要领导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新二十字队伍建设方针,择优引进,加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步伐,实现师资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要从长远出发,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把师资补充工作作为长远发展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⒉认真总结。各单位要对2005年师资补充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尚未完成补充计划的单位(各单位完成2005年补充计划情况见附件3),尤其是师资补充工作进展缓慢、完成计划尚不过半的政治经济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等单位,要积极利用本学期剩余时间主动出击,想方设法力争完成本年度补充计划。

⒊科学计划。各单位要结合2005年师资补充计划的完成情况,对本单位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找准差距,切实增强补充计划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制定补充计划时,要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兼顾师生比和主讲教师比例等主要矛盾。具体要求是:

⑴博士率大于50%的单位,要把人员补充工作的重点放在引进旗帜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方面,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要好中选优,严把质量关;

⑵博士率介于30-50%的单位,要在进一步增加博士数量、提高引进博士质量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⑶博士率介于10-30%的单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引进和补充博士学位人员的速度和力度,努力增加博士数量,提高博士率;

⑷博士率小于10%的单位,要把增加博士数量作为人员补充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力引进博士;特别是体育学院要下大力气在2006年度实现博士零的突破;

⑸教育科学学院的人员补充工作要积极服务于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想方设法为实现我校教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积聚人才;要调整思路,把引进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博士作为人员补充工作的重点,大幅度提高博士率。

⒋按时上报。各单位人员补充计划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于2005年11月8日(星期二)17:00之前报送电子版和打印版(须加盖公章)至人事处人事科(联系电话:85310360,E-mail:renshike@snnu.edu.cn,地址:长安校区办公楼301室)。

三、根据《陕西师范大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规定》(陕师校发[2005]14号),自2005年起,新进校的非教学科研人员、具有本科学历的中级以下职称(含中级)教学科研人员等按人事代理方式管理。各单位报批接收上述人员的程序亦应严格按人事代理程序办理。

四、为加强对全校人员补充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人事处制定了2006年各教学单位人员补充指导性目标,供各单位制定具体人员补充计划时参考。对于没有列入各单位2006年人员需求计划而临时动议补充人员的要求,人事处一般不予受理。

特此通知

附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人员补充计划表.xls

人事处

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附件:

关闭
上一篇:关于选拔教师赴悉尼大学和中央华盛顿大学研修报... 下一篇:关于选拔教师赴悉尼大学和中央华盛顿大学研修的通知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