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2016年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在长安校区校务楼4层会议室召开。在站博士后人员、人事处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刘宗怀教授、袁祖社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副处长樊婧主持。
樊婧首先转达了程光旭校长对全体博士后人员的新年问候,并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她重点说明了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会议,学习经验,充分交流,力争在2016年的各类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会上,刘宗怀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撰写体会”为题,结合自己申报基金的经历为大家撰写基金申报书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他指出,基金申报要坚持做到“四个一”,即“选取一个新颖独特的研究题目,凝练一段简洁明了的研究摘要,呈现一种清晰可赏的研究思想,书写一段评价到位的个人介绍”,这“四个一”涵盖了撰写基金申报书的各个方面。接下来,围绕这“四个一”,他从自然科学申报基金的特点出发提醒广大理工科博士后人员在申报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并以基金申报书为范本进行了详细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他结合自己作为基金评审专家的经历,为大家展示了多份基金申报书,并指出了其中的优点与不足。
袁祖社教授以“规范、法度、创新”为题,从文理科基金申报的共性和区别入手,重点讲述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和博士后基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类问题。他首先指出,良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大家能够在选题上多下功夫。其次,他建议社科类基金申报一定要有前期的积累,大量文献的阅读和积累才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也会为项目的申报带来底气和自信。他还指出,近年来各类基金的申报越来越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所以,他希望博士后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能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关注领域内知名专家的研究成果,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多与同行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以免坠入“低层次重复”。最后,他以自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例,结合自己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建议大家在申报项目时能够从评审专家的视角出发,对申报书进行反复修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最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申报书。
交流会上,部分博士后人员还就自己在申报基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交流,刘宗怀教授与袁祖社教授针对大家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王启明老师、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阎亮老师、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梁菊花老师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才老师从自己申报并获批国家基金、教育部基金或博士后基金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经验,并且就申报系统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整个交流会气氛热烈,与会博士后人员均感到收获颇丰。